"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",是桂林的重要使命任务和发展机遇。桂林生活网将邀请各行各业的市民朋友,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从不同角度挖掘桂林的美。通过活动,让我们发现家乡之美,传播家乡之美,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凝心聚力!

在古代建筑中,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千百年来,勤劳智慧的桂林人建起的一座座古桥,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,便利了交通,装点了河山,更成为了历史最鲜活的记录。它们用古朴的身姿,斑驳的痕迹,为一代代人讲述着一方土地的兴盛繁荣。让我们一起跟着网友红波,看看桂林古桥的美。(图片由网友红波提供)

兴安高尚乐群村观音阁村桥

此桥位于兴安高尚乐群村观音阁,石梁引桥将溪水一分为二,左右形成两阶小落差,溪水哗然而下,争先恐后穿一单孔石拱桥欢快远去。单孔桥建造宏伟大气,若蛟龙伏在一株苍翠老木边,一抬首,一摆尾,呈飞天而去之势。

混元村小桥

混元村位于灵田乡边远的山区,这里四面环山。混元村人古往今来,传承了打石建桥这一门手艺,并能精通石头雕刻。混元村人的石刻手艺起于何时?至今无资料可查,据村里的老人们讲,靖江王陵园的许多石刻均出自混元村人的手。在历史上,混元村人就以外出为人建筑石拱桥,承接房屋工程建筑,雕刻石制工艺品,建造陵墓而名声在外。

灵川县•上桥(马溪桥、关龙桥)

"上桥",即指村子西面和南面的两座石拱桥,村因桥而得名。据村中的碑文记载:西面的桥叫马蹊桥,南面的桥叫关龙桥 (又叫断桥),始建于明弘治元年(公元1488年),后嘉庆年间再次重修。当年明代的徐霞客曾经在古商道上路过此桥,在他的《徐霞客游记》2卷里有此记载。两桥均为双孔石拱桥,全用巨石砌成。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村子,竟有两座明代的大石拱桥,还有文庙、武庙、宗祠、佛寺,以及保存较完整的17座清代古宅院,这在桂林并不多见,上桥古村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桂林的一处重要发现,已于2013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

李家湾眼镜桥

雁山区大埠乡李家村有一座古石桥,网友称为眼镜桥,这是一座特别古香古色的石拱桥。

灵川熊家五孔桥

座落在花江畔熊家村的5孔古石桥始建于明代,与桂林靖江王城同期。桥均气势宏伟,保存完好,至今仍为过往行人提供便利。天气晴朗、江面平静时,孔影似一排明月,与江畔古树,江上轻舟相得益彰。

灵川马家七孔桥

该桥是花江干流上拱数最多的石拱桥,且目前仍在使用,是马家村到熊家村的村路必须经过的桥梁,该桥所在位置河面较为开阔,河水相对也较平缓,远处的山峰,近处的房子,河床边上的树,经过桥面的车辆,与古桥一起,被宽广平稳的河面倒影在水中,别有一番味道。

上屋村石拱桥

古桥基全为青石堆砌,大小错落有致、契合紧密。桥形小巧秀丽、单孔弧腰,桥翼展开似双翅,桥拱圆润如满月近观,似丰盈美人端坐;远眺,如婀娜西子展袖。

西马下村阳龙桥

桥用大块青石建造,是桂林仅见的桥亭相接的石拱桥,桥通长10.2米,桥宽4.25米,拱跨7.85米,拱高4.25米。桥头古亭内有数块石碑,由于桥亭遮挡庇护,减少了风雨剥蚀,字迹还比较好辨读。碑刻内容分3类,一是捐赠善款和支出账目的公示;二是叙述古桥来龙去脉的序;三是保护古桥的禁约。桥下河水碧绿宁静,旁边古树枝繁叶茂,古桥、古树、古亭宛如一幅立体的风景画卷。

临桂区•会仙铜桥

横跨新陡门村附近的相思埭运河上,运河建于唐代,又称桂柳运河。铜桥建于清雍正九年(1731),虹式单券拱石桥,以长方条石错缝砌成,全长22.5米,宽3.6米,拱高6米,跨径8.5米。

潭下下桥头桥

历经数百年的双曲石拱桥,犹如长虹卧波,横跨于河上,古老而沧桑,展示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。

状元桥

状元桥位于临桂四塘田心村,大概修建于清乾隆17年(既公元1752年)。之所以被称之为状元桥,是源自清代期间科举考试中该村曾多有状元高中,即曾一度有20多人中举人,11人中进士,4人为翰林。

南边山双凤桥

南边山双凤桥,位于桂林市临桂区南边山乡双凤桥村,村因桥而得名。桥建于1810年,属于单孔石拱桥,是桂林的石拱桥之一。双凤桥建筑规模宏伟,无论其长度、宽度、高度、跨度等都是桂林最大的石拱桥之一,称为桂北桥王。

万寿桥

到大圩古镇,万寿桥是必去的地方。万寿桥始建于明代,是一座石块砌起的石拱桥,桥面的石头已被磨得溜光发亮,间杂些许小草,古朴自然。桥的西面是漓江,是欣赏漓江及对岸磨盘山的极佳位置。